这篇文章我们来聊聊上个blog没聊完的一个话题:学习。

很多人看到这个词可能会“唯恐避之不及”,不过先别急着结束,本文不会介绍“如何成为一个时间管理大师”,这些东西是“技”而非“道”。比起介绍复杂的学习方法,我觉得《小王子》里面的一段话更符合我对于这篇博客的定位: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抓一批人来搜集材料,不要指挥他们做这个做那个,你只要让他们渴望大海

甚至让人们渴望大海这个定位也不太对,人天性中其实是充满好奇心且乐于求知的,所以这篇博客应该是 make “渴望大海” great again :)

“实用”对于“学习”的异化

就像是资本会异化“劳动”的概念,对于实用性(功名)的过度渴求也会扭曲人对于“学习”的理解。很多人对于学习的概念扔停留在“看专业书/考试/做题”这样的一个范围内,但实际上,不管是玩游戏、钓鱼、修家电,还是唱、跳、rap、篮球…本质上都是一个学习过程。一件事情,只要你能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多,变得越来越“好”了,那就是在学习

前一段时间在Switch上玩空洞骑士,从我的体验上来说,这种游玩本质上也是一种学习:拿着缓慢升级的骨钉,挑战越来越难的boss(问题),失败的次数越多,就越能积累起来“哦,看起来不能这么打boss(解决问题)”的经验,直到有一刻你放下手柄,高兴地手舞足蹈:“Oh, Yes! 我做到了!”。即使在游戏的后期,面对更难的boss而战败,也很容易淡然面对,因为历史的经验在告诉你:随着练习的次数越来越多,操作中的失误会越来越少,打败boss,只是花时间去练习的问题

所以,事实上的”学习”是非常宽泛的一件事,你今天比昨天转笔转的更顺畅了,投篮的姿势标准了一些,都是在学习,都是值得开心和骄傲的事情。

浇灌你的“树根”

国内的文化是相对注重实用性的,即使是学习,也总是希望学习最实用的东西。实用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是很容易滋生“功利”的心态。很多正常的人类需求会因为“没有用”/“看不到明显的收益”而被压抑。比如最经典的“xxx好有啥用,又不能当饭吃”就是这种思想的产物。但是,实际上这种想法是很有毒的,很多事情,不应当以是否很快有回报来衡量价值。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有一段话:“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 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这句话在我看来是根治功利心态的良药。只要专心浇灌树根,就不用太担心树没有枝叶。

何恺明博士在港中文的技术报告上也曾经表达过类似的理念,在回答“如何找到最佳论文级别的研究主题”时,他说道:“I don’t care about publications, I just care why this problem behaves like that. I just care how can I solve this problem.” 虽然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这是给科研人员的一碗鸡汤,但我觉得只有根本上认可这个思想的人才能做出最杰出的科研成果。文章引用只是树上的果实,对问题的好奇心才是树的根。把事情做扎实了,后面的事情就是水到渠成的。而过度关心果的人得不到果,即使侥幸摘得果实,也难以长久。

好奇心与长期主义

前面讲的是在心态上如何正确认识学习,如何看待学习的“果”。这个小节想要聊的,是浇灌“树根”。

第一个要说的,就是学习的“树根”是什么。在我看来,所有学习的本质都是好奇心。而好奇心人皆有之,不同的人只是好奇不一样的东西。比如我老婆会好奇化妆师是怎么把假睫毛粘的那么好的,我会好奇一个算法是如何从原理上work的,经常打篮球的人会想知道如何进攻/防守,喜欢做饭的人会思考热锅冷油和热锅热油对烹饪食材有什么区别。所以,与其耗费精力去功利地学习你不好奇的东西,不如早日找到你真正好奇的事情,然后专心地把这件事情做好。

第二个要说的,是应当按照怎样的方法浇灌树根,也即学习的原则。原则,其实就是我们面临选择时一定会遵循的行事方式。对于学习,原则很简单:长期主义。这个原则的伟大之处在于,一旦你深刻地理解了长期的力量,你就不再那么在乎短期的得失或状态的起伏。下面我们就举两个例子来看一下如何运用这个原则。

  • 如果你在短期高强度地学习之后的夜晚,考虑第二天要怎么度过,这时你有两个选择: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放松一下,或者第二天继续自律地坚持学习。很多“自律狂魔”可能会push自己仍然坚持学习,但基于长期主义的原则来看,放松一下也很好,因为学习并不是意味着短时间内的突击,不必追求一时的快。当然能自律坚持下去固然很好,但放松一下,本身也是学习的一环。苏轼去世前留下来的四个字“着力即差”,要表达的就包含了这层意思。通俗一点来说:太过用力的人,跑不远
  • 假设你非常想要阅读一本书,但你的工作非常忙,以至于很难抽出一整块时间去看,那么应该怎么办?这个是我一个朋友的真实问题,他很好奇在工作很忙的情况下,我从哪里挤出来的时间去看书的。其实回答也很简单:即使你的工作再忙,一天读两页,坚持一年你也能看下一本700页的书籍了,而大部分书籍,甚至都只有两三百页。但是,在繁忙的工作节奏下,一年能真正好好看完一本书的,又有几个人呢?人往往会低估自己长期能完成的事情,又过于高估自己能在短期内能完成的事情。因为多数人希望的是在一个星期、半个月的时间内看完200页的一本书,这种短时高强度的学习,是注定无法长期坚持的。我很喜欢《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里面的一句话: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一旦想要求快,就表示你再不关心它,而想去做别的事。所以抱怨没有时间去做某事的人,可能真的是很忙,但更可能的是,没有坚持做事应当长期的原则。如果觉得时间不够而去花精力去学习时间管理技巧,就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

用我最喜欢的一条生活原则来结束这一小节:Fast is slow, slow is fast. Less is more, more is less.

见贤思齐

因为工作的原因,在公司遇到了很多在学习上很棒的引路人,所以这个部分,我打算聊一聊对他们的观察,稍稍地“见贤思齐”一下。

  • 如果你有幸找到一个master级别的程序员请教问题,你会发现他们的头脑才是真正强大的编译器。举一个实际发生的例子:

    我:“G大师,我做了a,然后抛出了一个诡异的错误,在google上搜索过了,好像没有人遇到过这个issue”

    G大师:“你做了a,那有发现b现象吗?”

    我:“没有,但是有c现象”

    G大师:“嗯,这就有点奇怪,你是不是除了做a之外还做了d”

    我:“嗯有的,还能发现e现象”

    G大师:“那就对了,你检查一下f,问题应该在f中”

    等我回到工位上,不过一会儿就能把问题给解决掉了。

    这个经历是非常具有启发性的,你会发现他的大脑就像是一个隐马尔可夫模型,有一些internal state存在他的脑海里,他的语言只是那个隐状态对应的输出而已

    如果说我们应该从这个对话中学习到什么内容,核心绝对不在于知道了以后遇到b现象时去检查所有的f,这种东西只是单纯的经验,是观察到的数据。我更倾向于去想:如何通过一个数据,学习一个pattern,学习如何进行internal state的建模。很多书店里面介绍的“刻意练习”书籍,其实就是就是在讲对于internal state的觉察,不然只是机械地学到一个“遇到了d应该去检查f”的经验。这些经验只是树上的果实,并非树根。

  • 除去G大师,还有上手任何事情都超级快的L。当我还在翻文档的时候,L就已经写出来成型的demo了。有一次我问他:“你是怎么做到不管做啥都能这么快就开始上手的?”,他跟我分享了一些理念,对于当时的我算是醍醐灌顶,这里也稍稍分享一下:

    • 任何形式的学习,都可以分成两部分,枯燥的和创造的。以Gilbert Strang的线性代数课程为例,课程中介绍的思想是创造的,所以你学起来很快很上瘾,但是去解线性代数题目的过程是机械的、枯燥的,所以你实践起来去算特征值/特征向量会有一些痛苦。
    • 在具备基础之后,为了快速上手某个内容,学习任何新东西,抓住主线就行。对于领域里面的关键思想,集中精力很快就能学完。而旁枝末节和非本质性的知识内容,给实践去敲打就行,不要浪费精力去学习翻一下手册就能查到的小技巧比如你已经有了一定的编程基础,让你学习一个新的语言,就是把声明、循环、判断等这些基本的东西弄明白,而深入的内容,只有好奇心和实践能教给你。相比快速上手,长期的实践才是本质困难的东西
    • 当然,快速学习完最核心的东西之后,你也可能会飞速地失去对于这个领域的好奇心,后续也没有什么实践的动力,这个时候放弃后续也没关系。如果这件事真的重要,它迟早会回来找你

后记

这篇文章其实聊了很多理念/“道”层面的东西,所以读起来也许会有一些说教感,不过,超出这篇文章之外,下面的内容才是我核心想要表达的东西。

未必有所成才能好好活着,学习、梦想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看着天空、压压马路、在肚子饿时,还能吃到爱人给你做的热气腾腾的饭,这些同样是人于世间的顶级快乐,可惜以前的我从未深刻地明白。

此文献给我过世的姥姥,她是个不认识字的文盲,没有什么文化,也讲不出来啥大道理。从我记事的时候起,她就是一个只会嘟囔嘴的农村老太太。可是她也同样伟大

存在着就是伟大

Viva La Vida(生命万岁)